业务范围
你的位置:摩登7 > 业务范围 >

他是兰州军区首任司令员,抗战期毛主席亲自写委任状,儿子是少将
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0:51    点击次数:202

开国中将张达志(1911年-1992年1月15日)

1911年出生于陕西葭县的张达志将军是陕北红军的创建人之一,是兰州军区第一任司令员,他还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、中共中央军委委员、国防委员会委员,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。张达志将军一生战功赫赫,因品行高洁被称为“布衣将军”。他曾说:“我在新中国只干了两件事,一是兰州军区带部队,一是在炮兵带部队。”

受到毛主席勉励,得到周总理和贺龙的关怀

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,张达志任中共陕北东地区地委书记,这年9月,中央军委任命张达志为八路军120师警备六团政委。临离开延安时,毛主席在山的窑洞里同张达志谈了话,勉励他到前线奋勇杀故,要讲究战术,学会打游击战。还亲笔在麻纸上给他开了委任状。

张达志一行10余人,东渡黄河到达太原八路军办事处后,见到了周恩来和北方局的刘少奇、彭真、杨尚昆等领导同志,周恩来同他亲切谈话中,特地交给他一封密信,要他亲手交给贺龙、关向应同志,并送给他一匣火柴,要他遇上危急情况把信烧掉。

周恩来虽然日理万机,但他为同志却想得很细。那时,张达志一行每人只有一个背包,已穿得破破烂烂,周恩来同志便叫办事处给他们每人发了两块钢洋、一条毛毯、一套军装、一袋干粮。其间,每当日本飞机轰炸,周恩来同志总是首先下到防空洞里,打着手电把每个人安顿好。在太原停留期间,张达志得了疟疾,在医药极端困难的条件下,周恩来同志还叮嘱医生给他打了两针奎宁。

张达志第一次知道贺龙的名字是在1927年,当时,他从报纸上看到了南昌起义的消息,知道起义领导者之一的贺龙留着小胡子,长得很魁梧,给人一种威严庄重的印象。这次他们赶到神池县120师师部,见到了贺龙同志,他谈吐爽直,和蔼可亲,对部下关怀备至,丝毫没有架子。在神池,张达志患了疥疮,每天要擦药,而后要用火烤,所以行军难以骑马。贺龙得知后,特地派了一副担架把他送到雁北前线。

1940年9月,张达志调任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。1942年,日军用2.5万兵力对我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的大“扫荡”。在敌众我寡、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,张达志率领骑兵支队,同数倍于我之敌,不分昼夜浴血奋战,胜利地突出重围,保存了有生力量和指挥机关,为尔后恢复绥蒙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打下了基础,受到了贺老总的通令嘉奖。之后,张达志任塞北军区副政委、绥蒙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、政治委员,中共绥蒙区党委书记。张达志在坚持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中,在极端艰苦的整整八年的日日夜夜里,风餐露宿,驰骋疆场,和广大军民并肩战斗,为开辟、建立、扩大雁北和坚持大青山这两个抗日游击根据地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展开政治攻势,和平解放榆林城

1949年4月,张达志升任陕北军区司令,他接到贺龙指示,让他率部解放榆林。张达志接到命令后,马上率领第四、六团回师陕北,为解放榆林做准备工作。

事实上,在此之前,我军已经派人与榆林驻军谈判,但是敌军一直没有投降,企图负隅顽抗,张达志部进驻榆林城外后,并不急于攻城,而是展开了政治攻势。张达志带着部队在砭上搞了一个“军事演习”,他下令将山炮、野战炮、高射炮、平射炮全部一字排开,摆在了路上。然后一声令下,顿时火炮齐发,轰隆隆的爆炸声响彻云霄。榆林城内的国民党军一看这阵势,都傻眼了!这些炮弹要是落在头顶上,这还了得!22军军长左世允赶紧派人重启谈判。5月22日,左世允与中共代表达成协议,同意在6月1日举行起义。

就这样,榆林城宣告和平解放。

为攻克兰州立下首功,成为兰州军区首任司令员

1949年5月,张达志被任命为陕北军区司令员。可他还没来得及上任,6月又被紧急任命为一野第4军军长。

张达志从旅长直接升任军长,立即走马上任,前去参加兰州战役。走前,他与未婚妻严波(原名马秀珍)成了婚。张达志与严波相识于1944年,严波当时在绥德警备司令部政治部宣传队工作,而张达志担任绥蒙军区副司令员。张达志第一次见到严波,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,于是主动向她求爱,严波也仰慕这位大英雄,于是便默认了两人之间的关系。此后,因为张达志一直忙于军事,没有机会向组织上提出结婚申请,一直到解放榆林,张达志才向组织递交了申请,经组织同意后,两人终于完婚,结为了革命伴侣。

张志达夫妇

在他到达第4军的第一天,部队作战就遇到了问题:两个团攻了一整天,没有拿下沈家岭,伤亡还很大。张达志晚上到达军部时,军党委正在开会研究白天受挫的原因,他立即参加会议。听取大家的意见后,张达志提出:第一,要克服轻敌思想,反复侦察;第二,仔细研究战术;第三,再调整部署,由31团主攻。

8月25日,总攻沈家岭再次打响。在张达志的指挥下,第4军历时13个小时,终于拿下了沈家岭,毙伤马家军3800人。

沈家岭是敌首马步芳吹嘘坚守兰州城的三大主阵地之一。沈家岭一崩溃,其他两个主阵地——营盘岭、马家山也垮了。张达志为攻克兰州立下首功。战后,彭德怀亲自接见,并且高兴地对张达志说:“你一回来,4军就打了一个大胜仗!”

张达志在第4军当了3年军长,后调任西北军区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,1955年4月,他被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(为兰州军区首任司令员)。

陈毅元帅(前排右三)与张达志将军(右二)等合影。

作风正派、廉洁奉公的“布衣将军”

张达志在兰州一干就是15年,大西北军民给了他一个雅号“布衣将军”。不论是在严酷的战争年代,还是在火热的建设时期,张达志对党、对人民始终坚贞不渝,忠心耿耿。他作风正派,艰苦朴素,廉洁奉公,平易近人,密切联系群众,充分表现了一位身经百战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高贵品德。

那还是1935年5月,红军打开延长县城后,张达志担任没收委员会主任,收缴地主反动派的金银财宝存满了三孔窑洞,但他分文不沾,公事公办,除把白糖分送给伤病员,把一块手表分配给刘志丹使用外,其余的白洋、元宝等贵重物品,统统组织骡马队安全转移到后方,上交给苏区财政。其间,红八十四师师长杨琪把一个金戒指给弄掉了,着急得不知该怎么办,直到几天过后找到了,才经张达志之手上交给公家。

解放战争初期,西北野战军的经费异常困难,为了解决部队燃眉之急的穿衣吃饭问题,贺老总任命张达志为陕晋绥五省游击司令员,令他带领绥蒙军区两个骑兵团到关中、晋南一带销售特货,同时掩护关中、陇东地区商业部门的负责同志开展活动,筹集资金。他四处奔忙,费尽心机,搞到了数以万计的经费。他每分钱掰成两半花,使每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。

平日,他生活非常俭朴,穿的是补丁衣,吃的是粗粮饭。张达志真诚地说:“我是农民的儿子,是在黄土地上吃小米饭长大的,牢记着‘粒粒皆辛苦,的祖训,牢记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始于足下,我们这些老家伙责无旁贷地应该身体力行,把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,传给子子孙孙。”

随着职务的不断变化,张达志普通一兵的本色始终没变。他坚持和群众打成一片,足迹踏遍了陕甘宁青四省区,连自然环境非常艰苦的玉树、果洛和唐古拉地区,他也去视察过。每到基层,他不是下伙房、看猪圈,就是到俱乐部和战士们下象棋、打扑克,在同指战员的亲切接触中,他听到了群众的呼声,了解了群众的疾苦,为基层办了许多实事。张达志在生活上从不搞特殊,布衣是他喜欢的穿戴。因为他身材削瘦,没有“首长体态”,所以节假日穿便服外出时,有的哨兵误把他当成老百姓,出过笑话。

1985年,张达志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时留影。

张达志非常厌恶用公款请客。一次在军区党代会上,给与会人员多加了一个狗肉菜,他很生气,决定谁“拍板”谁出钱,特地给会议补交了170元。驻守在大西北的部队,条件比较艰苦,为了改善部队训练和生活的基础设施,张达志号召和发动部队开石棉、挖硼砂、采硫磺,大搞农牧业生产,到1969年底他调离兰州时,为军区积累了7000多万元资金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张达志的儿子张学谦也是一位军人。出生于1950年的张学谦,1968年参军入伍,成为步兵第183团2连的战士。他在部队基层逐步晋升,担任过班长、司务长、团政治处干事等职务。

后来,他被调到总装备部,担任了副参谋长,并在2005年晋升为少将。这个案例生动地印证了“虎父无犬子”的名言,张学谦的军旅生涯也为我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。

1992年1月15日,张达志将军在北京病逝,享年81岁。








    Powered by 摩登7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